昨天的雲 (簡體字版)
SKU:
$0.00
Unavailable
per item
出版發行: 北京三聯書店
出版年: 2013 (2013 年 1 月初版)
總頁數: 224
ISBN 978-7-108-04220-0
内容简介 (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):
书中叙写王鼎钧幼年至抗战中期(1942年)在家乡的生活,描述故乡风土,家世背景,有「风情画」的风格。写农村破产,青年苦闷,日军入侵,全家流亡,从天真中见世事冷酷。在这本书裡,作者尚未成年,已经历了受日伪统治,加入抗日游击队,进私塾读线装书,和基督教会的信仰生活,每一阶段各有其生动感人之处,得到内行人「咀嚼无渣,久而知味,」的佳评。最后以作者辞家到大后方国统区做流亡学生暂作结束,馀韵悠长。
四卷回忆录因题材不同、风格滋味也不同。<昨天的云>是那种波澜不惊的散文,要「正欲清谈逢客至」的心情,「手倦抛书午梦长」的环境,不似以后三本,情感大起大落。一些喜欢散文的读者认为这一本<昨天的云>写得最好。
出版年: 2013 (2013 年 1 月初版)
總頁數: 224
ISBN 978-7-108-04220-0
内容简介 (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):
书中叙写王鼎钧幼年至抗战中期(1942年)在家乡的生活,描述故乡风土,家世背景,有「风情画」的风格。写农村破产,青年苦闷,日军入侵,全家流亡,从天真中见世事冷酷。在这本书裡,作者尚未成年,已经历了受日伪统治,加入抗日游击队,进私塾读线装书,和基督教会的信仰生活,每一阶段各有其生动感人之处,得到内行人「咀嚼无渣,久而知味,」的佳评。最后以作者辞家到大后方国统区做流亡学生暂作结束,馀韵悠长。
四卷回忆录因题材不同、风格滋味也不同。<昨天的云>是那种波澜不惊的散文,要「正欲清谈逢客至」的心情,「手倦抛书午梦长」的环境,不似以后三本,情感大起大落。一些喜欢散文的读者认为这一本<昨天的云>写得最好。
Sold Out
选文试读:(一)小序
我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,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。
“第一本书”指自传式的小说,“最后一本书”指作家的回忆录。
我曾经想写“第一本书”,始终没写出来。现在,我想写“最后一本书”了。
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,望江心帆船往来,问左右“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”,一臣子回奏:“只有两样东西,一样是名,一样是利。”
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,船上载运的东西乃是四种,除了名利以外,还有一样是情、一样是义。
乾隆皇帝雄才大略,希望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而以名利为饵,对世人之争名攘利当然乐见乐闻,所以那个臣子的答案是做官的标准答案,不是做人的标准答案。
倘若只有名利,这“最后一本书”就不必写了,至少我不必写。
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,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。
竞逐名利是向前看,恋念情义是向后看。
人,从情义中过来,向名利中走去。有些人再回情义,有些人掉头不顾。
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。所谓情义,内容广泛,支持帮助是情义,安慰勉励也是情义。潜移默化是情义,棒喝告诫也是情义。嘉言懿行是情义,趣事轶话也是情义。
这“最后一本书”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,是对情义的回报。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,烘云托月。
我并不是写历史。历史如江河,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。
不错,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,水量互相调节。
一位历史学者说,“历史是个小姑娘,任人打扮。”这也没什么,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,而出水当风,体态宛然。
也许,历史是一架钢琴,任人弹奏乐曲。因此才有书,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。
我不是在写历史,历史如云,我只是抬头看过;历史如雷,我只是掩耳听过;历史如霞,我一直思量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何以成为千古名句。
或以为大人物才写回忆录。但人物如果太“大”,反而没法留下许多自述,中国现代史上两位最大的人物连个遗嘱也没有准备妥当。
或以为只有小人物才可以从心所欲写回忆录,其实真正的“小”人物没有声音,苍生默默,余欲无言。
所谓大人物、小人物,是两个不同的角度,左手做的、右手不知道,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,两者需要互补。大人物的传记是给小人物看的,小人物的传记是给大人物看的。这世界的缺憾之一是,小人物不写回忆录,即使写了,大人物也不看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。
我以为都不是。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,是长长的散文。
诗、剧、小说,都有形式问题,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。
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,不预谋效果。
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,“由绚烂归于平淡”。诗、剧、小说,都岂容你平淡?
西谚有云:“退休的人说实话。”
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,退出是非旋涡,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。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,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。
古代的帝王“询于刍荛”,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,正因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,肯说实话。
所以回忆录要退休以后过若干年再写,这时他已没资格参加说谎俱乐部。
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,个人主观上的真实。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,有些东西与人“不得不同,不敢苟同”,或是与人“不得不异,不敢立异”。孔子曰:“举尔所知。尔所不知,人岂舍诸。”
“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”,诗人痖弦的名句。白云苍狗,变幻无常而有常,否则如何能下“苍狗”二字?
人间事千变万幻,今非昔比,仔细观察体会,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,例如元宝改支票、刀剑换枪弹而已,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,但是,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,却是古今如一。
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,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,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,幻想退位,激动消失,看云仍然是云,“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。”
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,使片云再现,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。
这“最后一本书”不是两三百页能够写完的,它将若断若续,飘去飘来。
选文试读:(二)战神指路
战史记载:一九三八年三月,日军矶谷师团沿津浦路南下,破临城、枣庄,东指峄县、向城、爱曲,志在临沂。同时,坂垣师团由胶州湾登陆,向西推进,与矶谷师团相呼应。
这是台儿庄会战的一部分。日军为了徐州,必须攻台儿庄,为了占领台儿庄,必须攻临沂。
当时临沂由庞炳勋驻守,张自忠率部增援,后来在安徽阜阳收容流亡学生的李仙洲参加了此役。两军血战,伤亡难计,国军部队的连长几乎都换了人。
连为战斗单位,连长纷纷伤亡,可见战斗之激烈。近在咫尺、有名有姓,一位老太太的儿子在张自忠将军部下担任班长,一个冲锋下来,连长阵亡,排长升为连长,这位班长奉命担任排长。又一个冲锋下来,新任连长阵亡,这位刚刚升上来的排长奉命代理连长。一日之内,连升三级,再一个冲锋,他也壮烈牺牲了,这回不用再派人当连长当排长了,全连官兵没剩下几个人。
我未能立刻记下、永远记住这位乡亲的名字,我没有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。那时,政府也没有养成这种习惯,最爱说“无名英雄”。
那时,日本有世界第一流的陆军,坂垣师团又是日本陆军的精锐,却在这场战役中一再败退。
在那以步枪为主要武器的战场上,一个训练良好的步兵装子弹,举枪,瞄准,扣扳机,击发,子弹射中目标,一共需要十秒钟,而在这十秒钟内,对方另一个训练良好的士兵可以跃进五十公尺。
这就是说,如果在五十公尺以内,有两个敌兵同时向你冲过来,你只能射死其中一个,另一个冲上来,你只有和他拼刺刀。
可是,同时有十个敌兵冲过来,你怎么办?
所以,那时候就应该知道,“人海战术”是有用的。
大批难民拥到南桥,空气紧张起来。五姨丈全家到齐,父亲从兰陵匆匆赶到,带着魏家一家人。一连几天几夜谁也不敢上床睡觉,所有的人集合在客厅里倚着行李假寐,连鞋带都系好。静夜听自己的脉搏,感觉到前方在流血。
难民,在他第一天成为难民的时候,仅仅换上一套旧衣服而已,依然很自信,幽默感也没有丧失。他们从最接近战场的地方来,有许多崭新的见闻,公众凝神静听他说的每一句话,他们简直就是明星。
他们说,日本兵喜欢杀人。他们说,日本军队进了村子先控制水井,来到井口向下一看,井里藏着一个人。日本兵就毫不迟疑地朝井里放了两枪,那一井水全不要了。
日本兵为什么处处杀人,是一个他们解不开的谜。有人说,日本兵信一种邪教,要在生前杀多少人,阵亡以后才可以魂归故里。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哪天会死,所以急急忙忙杀人凑数。
有一次,一队日兵进入村庄搜索,老百姓都逃走了,有个男人偏偏不逃,他用白纸红纸剪贴了一面日本国旗,朝日本兵挥来挥去。
日本兵毫不客气,给了他一颗子弹,望着他倒下去。
下面一个动作就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了:那日本兵走到尸体旁边,从地上拾起那面简陋粗糙的太阳旗,恭恭敬敬地折叠起来。
一位老太太告诉我们,她在河北有个亲戚,煳里煳涂送了命。那人正在田里工作,抬头一看,前方远处公路上有一小队日军经过。本来谁也不碍谁的事,偏有一个日兵走出行列,朝着他跪下。
你可以想象他是如何惊愕,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一跪跟他有任何关系。他从未听说过跪姿射击。只听得“八勾”一声,——当然,没法确定他到底听见了没有。
(中略)
我们终于听到炮声。
炮声在西,我们立刻往东逃。炮声像号令一样,把这一方百姓全变成难民。满地是人,路太窄,踏着麦苗走。空中无月,还嫌前途不够黑,恨那几点星。
炮在后面“扑通扑通”响,不回头也感受到炮口的火光。每个人向自己心中的神祷告。母亲常常诵念耶稣的一句话:“祈求上帝,教你们逃难的时候不要遇上冬天。”而现在是阳历三月。
那时候,人们常说:“日本軍,一条线,中央军,一团乱,八路军,一大片。”日本军队只沿着交通线推进,要躲开他们倒也容易,所以难民在炮声中仍然沉着。中央军重点防守,常常依战局变化仓促部署,人仰马翻。我们在战场边缘游走,没碰見軍隊。
走着走着,满地黑压压的颜色淡了,不唯天光渐亮,人也越走越稀。各人有各人的判断,各人投奔各人的亲友,大地真大,悄悄地吸纳了这多出来的人口,不露声色。日出前但见一天云块向地平线外急奔,络绎不断,一如逃避追杀,而地面不见有风,景象诡异,令人好不忐忑。
我们离开大路,沿着一条小溪前行,两岸桃林,正值花季。我那时已读过《桃花源记》,比附的念头油然而兴。几棵桃花看起来很单薄,几十亩桃花就有声有势,俨然要改变世界。一直走进去,好像深入红云,越走越高,战乱忧患再也跟不进去。
林尽,果然有屋舍桑竹鸡犬,果然有男男女女问长问短,消息不少,倒不怎么惊慌。你们看见过鬼子没有?当然没有,不然,还有命?你们家房子给烧掉没有?谁知道,也许正在烧着呢。听说鬼子兵也有高个子,个子越高越凶恶,当真?问得津津有味。
村上的人都说,他们位置偏僻,这“耳朵眼儿胳肢窝儿”的地方,日本军队不来。一老者拿出一本地图给我们看,日本军队专用的地图,不知怎么有一本遗落了。老者说你们快走,日本人已经把这个村子画在地图上,他们早就算计在内了。
我抢过地图,打开一看,兰陵当然画在图上,兰陵四面的卫星村庄也画上,兰陵镇西的丘陵、镇南的小河沟也标出来。至于这个“耳朵眼儿胳肢窝儿”里的小村庄也赫然俱在,连这一座桃林也没漏掉,我从没见过这样详细的地图。
我越看越慌张,顿时觉得内衣内裤袜子鞋子全被人脱下来看过。传说前几年那些卖仁丹的郎中、卖东洋花布的货郎、牵着骆驼游走行医的蒙古大夫全是日本派出来的测绘员。这可怎么办。老者说,咱们这种小地方,十里以外就没人知道,这种地方是不能上地图的,如果小地方的地名也登在报上,也画在地图上,这地方就要遭殃了。这种小地方永远只能在“胳肢窝儿耳朵眼儿”里,是上不得台面的啊。
那是戴着毡帽、撕一段布束腰的老者,衣领衣袖全是油垢、牙齿熏黄的老者,叼着旱烟袋、吐着唾沫的老者。言之谆谆面对听者藐藐的老者。
村子虽小,却有干干净净的礼拜堂。这教会的主持者跟兰陵教会有往还,跟南桥任家也沾些亲故。凭这层关系,我们才到这个村子上来。
教会给我们安排了住处。第二天就下起雨来,五姨说:“逃难时固然不要遇见冬天,也最好别遇见雨天。”她庆幸这时我们不在路上。
第三天是作礼拜的日子,我们参加本村的聚会。他们请五姨主讲,五姨有布道的天才,在台上满面荣光,成了另外一个人。
五姨引用的经文都与逃难有关。依照《圣经》,耶稣再来之日,基督徒在世上的一切灾难都要结束,耶稣把他的信徒提升到宝座旁边,共享永久的幸福,但是,在这个好日子的前夕,却是灾难最多最重的时候,好像所有的灾难都把握最后的机会倾巢而至,好像灾难也知道来日无多,孤注一掷。
所以,灾难来了,不要怕,灾难不过是幸福的预告,灾难是一种喜讯,是耶稣提供的一项保证,灾难越严重,基督徒的胆子越大,和上帝的距离越近。那天,坐在这个小小的礼拜堂里的人似乎都很兴奋,我敢说他们有几分志得意满。
我本来就不觉得我在逃难。由兰陵到南桥,那是“摇到外婆桥”。由南桥东行,我家还能维持一辆“二把手”,那是一种木制的独轮车,由魏家弟兄前后驾驶,车轮特大,把车座分成左右两个,母亲抱着弟弟坐在左边,妹妹坐在右边,妹妹腿底下放些面粉大米,准备沿途食用。
我们还有一头驴子。
还有这一溪桃花,一种太平岁月温柔旖旎的花,落下一瓣两瓣来贴在你手背上,悄悄呼唤你。
红玉拼成的花。红云剪成的花。少年气盛嫉妒心极重的花,自成千红,排斥万紫。从没见过也没听说桃林之中之旁有牡丹芍药。
桃花林外只是一望无际的麦苗,以它的青青作画布,来承受、衬托由天上倾下来的大批颜料。
从没听见有人把遍野桃花和漫天烽火联系起来。
直到第五天,雨歇。
连宵风雨,几乎洗尽铅华,这倾城倾国,也抵不过风云一变。
父亲和姨丈天天出去打听消息。姨丈决定往东走,因为南方就是台儿庄,父亲却要往南走,走到台儿庄以南去,因为陆军可能在连云港登陆。谁也不敢劝对方改变心意,各行其是。
在患难中和我家相伴的,除了魏家,还有顾家,顾娘和我母亲是教会中结交的好友,他们穷苦,可是他们有个壮健的儿子,必须躲避。
现在是真正逃难,不宜再坐在车上,车子会给盗匪某种暗示和鼓励。于是在出发前卖掉那辆“二把手”,售价很低,也算是对东道主的一种答谢。车上的行李由魏家老二挑着,粮食则放在驴背上。
清晨,在礼拜堂里作了祷告,分手上路。人数少了一半,顿时觉得孤单。走到中午,忽然有大批难民来和我们合流,似乎可以证明南行是对的,内心宽慰不少。可是,傍晚投宿又只剩下我们三家,那些不知从哪里来的人,又不知到哪里去了。我很忧郁,觉得他们遗弃了我们。
母亲是缠过小脚的人。她拄着一截竹竿,上身前倾,划船似地奔波,走得慢,但是不休息,常常在我们停下的时候越过我们,奋勇前进。
那时,弟弟的年龄是,指着地上的蚂蚁,满脸惊异,嘴里含着模煳不清的句子,等我答复。他一次大约只能走一里路。
但是,弟弟挣扎着不让老魏抱他。老魏对他不友善,他感觉得出来。小孩子不管多么小,都能分辨人的善意恶意,据说,连胎儿都能感应母亲的喜怒哀乐。这次逃难,一览无遗地暴露了我家的没落,根据当时的惯例,魏家不能不来帮助东家,但是,他如果开始考虑对我们是否值得这样做,也是人情之常。
于是,大部分时间由父亲抱着弟弟。父亲的体力并不强,沿途流汗喘气,露出另一种窘态。
妹妹的年龄是,刚刚可以和我吵架,走起路来不会输给我,但是常常坐在路旁喊累了。我的任务是专门盯住她,平心而论,我对她走走停停并没有反感,可以趁机会也休息一下,但魏老大就不免啧有烦言了。
回想起来,当时的情势真危险,一个在天地间无以自存的家庭,几枚在复巢下滚动不停的卵
一天中午,大地静得连一隻飞鸟也没有,只走得腿越来越软,屁股越来越重,只想坐下。到了村头上,连驴子也表示应该歇歇。可是老魏说,不对,这村子好像是空的?
南方,忽然,机关枪响,回想起来是重机枪。那是正规军才有的武器,怎麽此时有人在此地使用?父亲辛苦打听来的消息和他谨慎小心所作的决定难道都错了?
枪声好像朝我们屁股上踢了一脚。转个弯,跟跄西行,一口气走到太阳偏西。这时又出现了大队人流,我们跟着大伙儿,人多胆子壮,叫「群胆」。没人说话,个个低着头。
想寒喧几句也不可能。冷漠,但是有吸引力,我们像铁屑黏附在磁石上,脚不点地。可是在大队右侧,北方,又响了一枪,这一枪清脆轻细,回想起来应该是手枪。大队人马的呼吸急促起来,没人抬头看,也没人快跑。这时才想到,难民群平时的速度就是最大速度了。
又是一声枪响。一个人飞奔而至,插进我们的队伍。这入一定不是难民,只见他一顶呢帽,一身短打,新袄新裤新袜新鞋,袖子捲上来,露白。回想起来,他就是某人枪击的目标,借难民隐蔽自己。
他看中了我家的驴子。小毛驴很瘦,很髒,一幅不中用的样子,然而它是纵目所及惟一的驴子。他说:「老乡,驴子借给我骑一骑。」老魏一拳打在驴屁股上,喝道:「你看这驴,快要趴下了!」老魏的拳头又大又重,打得小毛驴后腿弯曲,真个几乎趴倒。
那人歎口气:﹝老乡,你何苦,一头驴子又能值多少钱!」回想起来,有恫吓的意味。不过他惊魂未定,语气软弱,无意坚持,匆匆忙忙向前赶去。
这件事,使父亲决定卖驴。
(下略)
我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,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。
“第一本书”指自传式的小说,“最后一本书”指作家的回忆录。
我曾经想写“第一本书”,始终没写出来。现在,我想写“最后一本书”了。
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,望江心帆船往来,问左右“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”,一臣子回奏:“只有两样东西,一样是名,一样是利。”
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,船上载运的东西乃是四种,除了名利以外,还有一样是情、一样是义。
乾隆皇帝雄才大略,希望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而以名利为饵,对世人之争名攘利当然乐见乐闻,所以那个臣子的答案是做官的标准答案,不是做人的标准答案。
倘若只有名利,这“最后一本书”就不必写了,至少我不必写。
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,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。
竞逐名利是向前看,恋念情义是向后看。
人,从情义中过来,向名利中走去。有些人再回情义,有些人掉头不顾。
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。所谓情义,内容广泛,支持帮助是情义,安慰勉励也是情义。潜移默化是情义,棒喝告诫也是情义。嘉言懿行是情义,趣事轶话也是情义。
这“最后一本书”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,是对情义的回报。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,烘云托月。
我并不是写历史。历史如江河,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。
不错,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,水量互相调节。
一位历史学者说,“历史是个小姑娘,任人打扮。”这也没什么,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,而出水当风,体态宛然。
也许,历史是一架钢琴,任人弹奏乐曲。因此才有书,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。
我不是在写历史,历史如云,我只是抬头看过;历史如雷,我只是掩耳听过;历史如霞,我一直思量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何以成为千古名句。
或以为大人物才写回忆录。但人物如果太“大”,反而没法留下许多自述,中国现代史上两位最大的人物连个遗嘱也没有准备妥当。
或以为只有小人物才可以从心所欲写回忆录,其实真正的“小”人物没有声音,苍生默默,余欲无言。
所谓大人物、小人物,是两个不同的角度,左手做的、右手不知道,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,两者需要互补。大人物的传记是给小人物看的,小人物的传记是给大人物看的。这世界的缺憾之一是,小人物不写回忆录,即使写了,大人物也不看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。
有人说,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。
我以为都不是。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,是长长的散文。
诗、剧、小说,都有形式问题,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。
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,不预谋效果。
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,“由绚烂归于平淡”。诗、剧、小说,都岂容你平淡?
西谚有云:“退休的人说实话。”
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,退出是非旋涡,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。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,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。
古代的帝王“询于刍荛”,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,正因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,肯说实话。
所以回忆录要退休以后过若干年再写,这时他已没资格参加说谎俱乐部。
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,个人主观上的真实。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,有些东西与人“不得不同,不敢苟同”,或是与人“不得不异,不敢立异”。孔子曰:“举尔所知。尔所不知,人岂舍诸。”
“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”,诗人痖弦的名句。白云苍狗,变幻无常而有常,否则如何能下“苍狗”二字?
人间事千变万幻,今非昔比,仔细观察体会,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,例如元宝改支票、刀剑换枪弹而已,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,但是,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,却是古今如一。
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,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,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,幻想退位,激动消失,看云仍然是云,“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。”
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,使片云再现,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。
这“最后一本书”不是两三百页能够写完的,它将若断若续,飘去飘来。
选文试读:(二)战神指路
战史记载:一九三八年三月,日军矶谷师团沿津浦路南下,破临城、枣庄,东指峄县、向城、爱曲,志在临沂。同时,坂垣师团由胶州湾登陆,向西推进,与矶谷师团相呼应。
这是台儿庄会战的一部分。日军为了徐州,必须攻台儿庄,为了占领台儿庄,必须攻临沂。
当时临沂由庞炳勋驻守,张自忠率部增援,后来在安徽阜阳收容流亡学生的李仙洲参加了此役。两军血战,伤亡难计,国军部队的连长几乎都换了人。
连为战斗单位,连长纷纷伤亡,可见战斗之激烈。近在咫尺、有名有姓,一位老太太的儿子在张自忠将军部下担任班长,一个冲锋下来,连长阵亡,排长升为连长,这位班长奉命担任排长。又一个冲锋下来,新任连长阵亡,这位刚刚升上来的排长奉命代理连长。一日之内,连升三级,再一个冲锋,他也壮烈牺牲了,这回不用再派人当连长当排长了,全连官兵没剩下几个人。
我未能立刻记下、永远记住这位乡亲的名字,我没有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。那时,政府也没有养成这种习惯,最爱说“无名英雄”。
那时,日本有世界第一流的陆军,坂垣师团又是日本陆军的精锐,却在这场战役中一再败退。
在那以步枪为主要武器的战场上,一个训练良好的步兵装子弹,举枪,瞄准,扣扳机,击发,子弹射中目标,一共需要十秒钟,而在这十秒钟内,对方另一个训练良好的士兵可以跃进五十公尺。
这就是说,如果在五十公尺以内,有两个敌兵同时向你冲过来,你只能射死其中一个,另一个冲上来,你只有和他拼刺刀。
可是,同时有十个敌兵冲过来,你怎么办?
所以,那时候就应该知道,“人海战术”是有用的。
大批难民拥到南桥,空气紧张起来。五姨丈全家到齐,父亲从兰陵匆匆赶到,带着魏家一家人。一连几天几夜谁也不敢上床睡觉,所有的人集合在客厅里倚着行李假寐,连鞋带都系好。静夜听自己的脉搏,感觉到前方在流血。
难民,在他第一天成为难民的时候,仅仅换上一套旧衣服而已,依然很自信,幽默感也没有丧失。他们从最接近战场的地方来,有许多崭新的见闻,公众凝神静听他说的每一句话,他们简直就是明星。
他们说,日本兵喜欢杀人。他们说,日本军队进了村子先控制水井,来到井口向下一看,井里藏着一个人。日本兵就毫不迟疑地朝井里放了两枪,那一井水全不要了。
日本兵为什么处处杀人,是一个他们解不开的谜。有人说,日本兵信一种邪教,要在生前杀多少人,阵亡以后才可以魂归故里。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哪天会死,所以急急忙忙杀人凑数。
有一次,一队日兵进入村庄搜索,老百姓都逃走了,有个男人偏偏不逃,他用白纸红纸剪贴了一面日本国旗,朝日本兵挥来挥去。
日本兵毫不客气,给了他一颗子弹,望着他倒下去。
下面一个动作就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了:那日本兵走到尸体旁边,从地上拾起那面简陋粗糙的太阳旗,恭恭敬敬地折叠起来。
一位老太太告诉我们,她在河北有个亲戚,煳里煳涂送了命。那人正在田里工作,抬头一看,前方远处公路上有一小队日军经过。本来谁也不碍谁的事,偏有一个日兵走出行列,朝着他跪下。
你可以想象他是如何惊愕,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一跪跟他有任何关系。他从未听说过跪姿射击。只听得“八勾”一声,——当然,没法确定他到底听见了没有。
(中略)
我们终于听到炮声。
炮声在西,我们立刻往东逃。炮声像号令一样,把这一方百姓全变成难民。满地是人,路太窄,踏着麦苗走。空中无月,还嫌前途不够黑,恨那几点星。
炮在后面“扑通扑通”响,不回头也感受到炮口的火光。每个人向自己心中的神祷告。母亲常常诵念耶稣的一句话:“祈求上帝,教你们逃难的时候不要遇上冬天。”而现在是阳历三月。
那时候,人们常说:“日本軍,一条线,中央军,一团乱,八路军,一大片。”日本军队只沿着交通线推进,要躲开他们倒也容易,所以难民在炮声中仍然沉着。中央军重点防守,常常依战局变化仓促部署,人仰马翻。我们在战场边缘游走,没碰見軍隊。
走着走着,满地黑压压的颜色淡了,不唯天光渐亮,人也越走越稀。各人有各人的判断,各人投奔各人的亲友,大地真大,悄悄地吸纳了这多出来的人口,不露声色。日出前但见一天云块向地平线外急奔,络绎不断,一如逃避追杀,而地面不见有风,景象诡异,令人好不忐忑。
我们离开大路,沿着一条小溪前行,两岸桃林,正值花季。我那时已读过《桃花源记》,比附的念头油然而兴。几棵桃花看起来很单薄,几十亩桃花就有声有势,俨然要改变世界。一直走进去,好像深入红云,越走越高,战乱忧患再也跟不进去。
林尽,果然有屋舍桑竹鸡犬,果然有男男女女问长问短,消息不少,倒不怎么惊慌。你们看见过鬼子没有?当然没有,不然,还有命?你们家房子给烧掉没有?谁知道,也许正在烧着呢。听说鬼子兵也有高个子,个子越高越凶恶,当真?问得津津有味。
村上的人都说,他们位置偏僻,这“耳朵眼儿胳肢窝儿”的地方,日本军队不来。一老者拿出一本地图给我们看,日本军队专用的地图,不知怎么有一本遗落了。老者说你们快走,日本人已经把这个村子画在地图上,他们早就算计在内了。
我抢过地图,打开一看,兰陵当然画在图上,兰陵四面的卫星村庄也画上,兰陵镇西的丘陵、镇南的小河沟也标出来。至于这个“耳朵眼儿胳肢窝儿”里的小村庄也赫然俱在,连这一座桃林也没漏掉,我从没见过这样详细的地图。
我越看越慌张,顿时觉得内衣内裤袜子鞋子全被人脱下来看过。传说前几年那些卖仁丹的郎中、卖东洋花布的货郎、牵着骆驼游走行医的蒙古大夫全是日本派出来的测绘员。这可怎么办。老者说,咱们这种小地方,十里以外就没人知道,这种地方是不能上地图的,如果小地方的地名也登在报上,也画在地图上,这地方就要遭殃了。这种小地方永远只能在“胳肢窝儿耳朵眼儿”里,是上不得台面的啊。
那是戴着毡帽、撕一段布束腰的老者,衣领衣袖全是油垢、牙齿熏黄的老者,叼着旱烟袋、吐着唾沫的老者。言之谆谆面对听者藐藐的老者。
村子虽小,却有干干净净的礼拜堂。这教会的主持者跟兰陵教会有往还,跟南桥任家也沾些亲故。凭这层关系,我们才到这个村子上来。
教会给我们安排了住处。第二天就下起雨来,五姨说:“逃难时固然不要遇见冬天,也最好别遇见雨天。”她庆幸这时我们不在路上。
第三天是作礼拜的日子,我们参加本村的聚会。他们请五姨主讲,五姨有布道的天才,在台上满面荣光,成了另外一个人。
五姨引用的经文都与逃难有关。依照《圣经》,耶稣再来之日,基督徒在世上的一切灾难都要结束,耶稣把他的信徒提升到宝座旁边,共享永久的幸福,但是,在这个好日子的前夕,却是灾难最多最重的时候,好像所有的灾难都把握最后的机会倾巢而至,好像灾难也知道来日无多,孤注一掷。
所以,灾难来了,不要怕,灾难不过是幸福的预告,灾难是一种喜讯,是耶稣提供的一项保证,灾难越严重,基督徒的胆子越大,和上帝的距离越近。那天,坐在这个小小的礼拜堂里的人似乎都很兴奋,我敢说他们有几分志得意满。
我本来就不觉得我在逃难。由兰陵到南桥,那是“摇到外婆桥”。由南桥东行,我家还能维持一辆“二把手”,那是一种木制的独轮车,由魏家弟兄前后驾驶,车轮特大,把车座分成左右两个,母亲抱着弟弟坐在左边,妹妹坐在右边,妹妹腿底下放些面粉大米,准备沿途食用。
我们还有一头驴子。
还有这一溪桃花,一种太平岁月温柔旖旎的花,落下一瓣两瓣来贴在你手背上,悄悄呼唤你。
红玉拼成的花。红云剪成的花。少年气盛嫉妒心极重的花,自成千红,排斥万紫。从没见过也没听说桃林之中之旁有牡丹芍药。
桃花林外只是一望无际的麦苗,以它的青青作画布,来承受、衬托由天上倾下来的大批颜料。
从没听见有人把遍野桃花和漫天烽火联系起来。
直到第五天,雨歇。
连宵风雨,几乎洗尽铅华,这倾城倾国,也抵不过风云一变。
父亲和姨丈天天出去打听消息。姨丈决定往东走,因为南方就是台儿庄,父亲却要往南走,走到台儿庄以南去,因为陆军可能在连云港登陆。谁也不敢劝对方改变心意,各行其是。
在患难中和我家相伴的,除了魏家,还有顾家,顾娘和我母亲是教会中结交的好友,他们穷苦,可是他们有个壮健的儿子,必须躲避。
现在是真正逃难,不宜再坐在车上,车子会给盗匪某种暗示和鼓励。于是在出发前卖掉那辆“二把手”,售价很低,也算是对东道主的一种答谢。车上的行李由魏家老二挑着,粮食则放在驴背上。
清晨,在礼拜堂里作了祷告,分手上路。人数少了一半,顿时觉得孤单。走到中午,忽然有大批难民来和我们合流,似乎可以证明南行是对的,内心宽慰不少。可是,傍晚投宿又只剩下我们三家,那些不知从哪里来的人,又不知到哪里去了。我很忧郁,觉得他们遗弃了我们。
母亲是缠过小脚的人。她拄着一截竹竿,上身前倾,划船似地奔波,走得慢,但是不休息,常常在我们停下的时候越过我们,奋勇前进。
那时,弟弟的年龄是,指着地上的蚂蚁,满脸惊异,嘴里含着模煳不清的句子,等我答复。他一次大约只能走一里路。
但是,弟弟挣扎着不让老魏抱他。老魏对他不友善,他感觉得出来。小孩子不管多么小,都能分辨人的善意恶意,据说,连胎儿都能感应母亲的喜怒哀乐。这次逃难,一览无遗地暴露了我家的没落,根据当时的惯例,魏家不能不来帮助东家,但是,他如果开始考虑对我们是否值得这样做,也是人情之常。
于是,大部分时间由父亲抱着弟弟。父亲的体力并不强,沿途流汗喘气,露出另一种窘态。
妹妹的年龄是,刚刚可以和我吵架,走起路来不会输给我,但是常常坐在路旁喊累了。我的任务是专门盯住她,平心而论,我对她走走停停并没有反感,可以趁机会也休息一下,但魏老大就不免啧有烦言了。
回想起来,当时的情势真危险,一个在天地间无以自存的家庭,几枚在复巢下滚动不停的卵
一天中午,大地静得连一隻飞鸟也没有,只走得腿越来越软,屁股越来越重,只想坐下。到了村头上,连驴子也表示应该歇歇。可是老魏说,不对,这村子好像是空的?
南方,忽然,机关枪响,回想起来是重机枪。那是正规军才有的武器,怎麽此时有人在此地使用?父亲辛苦打听来的消息和他谨慎小心所作的决定难道都错了?
枪声好像朝我们屁股上踢了一脚。转个弯,跟跄西行,一口气走到太阳偏西。这时又出现了大队人流,我们跟着大伙儿,人多胆子壮,叫「群胆」。没人说话,个个低着头。
想寒喧几句也不可能。冷漠,但是有吸引力,我们像铁屑黏附在磁石上,脚不点地。可是在大队右侧,北方,又响了一枪,这一枪清脆轻细,回想起来应该是手枪。大队人马的呼吸急促起来,没人抬头看,也没人快跑。这时才想到,难民群平时的速度就是最大速度了。
又是一声枪响。一个人飞奔而至,插进我们的队伍。这入一定不是难民,只见他一顶呢帽,一身短打,新袄新裤新袜新鞋,袖子捲上来,露白。回想起来,他就是某人枪击的目标,借难民隐蔽自己。
他看中了我家的驴子。小毛驴很瘦,很髒,一幅不中用的样子,然而它是纵目所及惟一的驴子。他说:「老乡,驴子借给我骑一骑。」老魏一拳打在驴屁股上,喝道:「你看这驴,快要趴下了!」老魏的拳头又大又重,打得小毛驴后腿弯曲,真个几乎趴倒。
那人歎口气:﹝老乡,你何苦,一头驴子又能值多少钱!」回想起来,有恫吓的意味。不过他惊魂未定,语气软弱,无意坚持,匆匆忙忙向前赶去。
这件事,使父亲决定卖驴。
(下略)